皮膚病|30歲病人足底疣大如5元硬幣 肝火盛免疫力差者高危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吳霆俊

發布時間: 2024/05/29 15:54

最後更新: 2024/05/29 15:55

分享:

分享:

足底疣偏白,像死皮增厚、長繭般,中間會有黑點。(iStock圖片)

細細粒的疣出現在皮膚,起初不痛不癢或不以為然。但隨數量愈多,甚至愈長愈大,更有機會誘發痕癢和痛楚,不得不治療!針對疣,中醫可用針灸快速根治病毒源頭,並為免疫力差者調理身體以防復發。

4類常見疣 形態各異

疣屬皮膚表面良性的贅生物,受病毒入侵而令表皮角化過度,使皮突延長而致。註冊中醫師梁振威指疣分不同種類,形態不一,也非只呈粒狀。如有圓扁形,或如山丘般增厚拱起,又有像牙籤般尖長突起,甚至凹陷都可。疣的常見種類如下:

  • 尋常疣:常見於手背、手指、指甲附近的皮膚或腳上。
  • 足底疣:只會出現於腳底,其疣體最大,根部較深。隨病情發展,數粒小疣也會融合為一。另受步行或站立的壓力影響,此類疣會朝皮膚內部生長。
  • 扁平疣:常見於小朋友的臉部、男性下巴及女性腿上。
  • 絲狀疣:常見於眼皮及嘴唇附近。

註冊中醫師梁振威指,中醫治療第一步為找出母疣(即最初形成的疣體),成功處理後周遭細疣也有機會隨之脫落。(黃建輝攝)

扁平及絲狀疣為淺啡色,比皮膚顏色稍深;足底疣偏白,像死皮增厚、長繭般,中間會有黑點。而長在胸口、背部,中央有凹陷的疣(稱鼠乳)則為淺粉色。梁醫師指普遍的疣不會痛,惟有機會因出汗或磨擦而痕癢,或因搔抓、碰撞、摩擦而出血。部分足底疣過大,有機會壓到神經綫,走路時便會感疼痛。

內外病因要小心

中醫認為疣的病因分兩種,一為肝火過盛,二為外感風毒之邪。因肝主筋,而皮膚角質層屬筋的一部分,故當病人經常動怒及焦慮,或因陰血不足使肝失濡養,肝旺血燥,筋氣便外發於肌膚而長成疣。

另一方面,誘發疣的HPV病毒(人類乳頭瘤病毒)中醫認為屬風毒之邪,當風熱毒阻塞經絡並積聚於皮膚表面,疣便會增生。或是當皮膚經常摩擦、有傷口,毒邪入侵就更容易誘發疣。

病人不應自行用手、剪刀或指甲鉗等方法嘗試自行脫疣,因不但無法處理疣根,更有機會使傷口出血兼擴大,疣內藏的病毒亦會蔓延至其他部位。(iStock圖片)

梁醫師續解釋,由於HPV病毒多在溫暖潮濕的環境生長,故易出汗的部分如眼臉、頸、腋下、手腳掌等位置都容易生疣。免疫力低弱及皮膚有傷口者,也容易在公眾場所如酒店、泳池、公共浴室被傳染,甚至觸碰扶手、門柄、電梯按鈕等都會受感染。

火針療效快根治病源

針對疣,中醫通常以外治為主,方法分好幾種。如搗爛鴉膽子貼敷患處,惟此藥含腐蝕性,有機會使患處周邊健康的皮膚受刺激,出現發炎、紅腫甚至潰爛的情況。另有艾灸法近距離高溫薰疣,惟火力過大有機會灼傷皮膚。較溫和的有外洗法,用板藍根、大青葉、紫草等藥材煮湯後每日外洗或濕敷患處2至3次,達清熱解毒之效,但藥效則較慢。

HPV病毒多數經共用物品傳染,辦公室鍵盤和滑鼠也十分常見。(iStock圖片)

比對各種方式的臨床療效後,梁醫師指針灸法較精準,因火針可更徹底清除疣根病毒,療效也較快:「視乎病根深淺,使用高溫針具直刺疣根殺滅病毒。根部血管碳化萎縮後,疣缺血失養便會慢慢壞死,繼而自然脫落。 」

視乎疣的大小,一般扁平、絲狀疣針灸一次已脫落,手腳掌或指甲附近較厚和大的疣,針3至5次亦會明顯見效。

免疫力低手腳掌疣爆發近廿粒

曾有30多歲的病人因病需服用免疫力抑制劑,因持續免疫力弱,手腳掌突爆發近20粒疣。足底疣尤其嚴重,更長至像5元硬幣般大,疣根深至壓迫神經綫,不但走路受壓會痛,連睡覺不動都痛,病人需持續食止痛藥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

病人宜保持心情舒暢,治療後兩星期內忌吃煎炸熱氣的食物,以防復發。(iStock圖片)

除了以火針直刺足底疣根部殺滅病毒,因疣量多,中醫另處方扶正袪邪、清熱解毒、補氣的內服藥助他調理身體,改善體質以防復發。提升免疫力後,部分根部不深的手掌疣自然脫落,經兩至三個月治療後隨之康復。